
胡晔专注于工程化多组学纳米医药、机制驱动的生物标志物发现和检测方法的开发,同时,利用纳米材料的特殊属性提高检测方法的性能和可重复性,用于分析传染病和恶性疾病的类似特征,促进全方位诊断、预后和治疗评估检测方法的发展。
目前,胡晔已发表180余篇高影响力论文,申请纳米医学领域专利30余项,其中14项获国际公司专利授权。基于其深厚的学术积淀,胡晔先后当选美国发明家学院院士、美国医学与生物工程学会会士、国际生物医学工程学院院士、欧洲科学院院士
胡晔全职加入的清华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成立于2024年1月,而早在1979年清华大学就已建立生物医学工程学科,后于2001年成立生物医学工程系。学院瞄准学术前沿,在神经工程、微纳医学与组织工程、医学影像、医疗仪器装备等方向上重点发力。
“清华拥有雄厚的工科优势,促进医工交叉融合,建设具有清华特色的学科体系这件事对我来说很有吸引力。”乐于迎接挑战的胡晔说,“我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为处于发展期的事业作出我的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