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是世界上唯一一个不需要持证上岗的职业。”这句耳熟能详的话正在渐渐发生“变化”,家长们或许也要持证上岗了。浙江省教育厅在《关于省十三届人大五次会议杭111号建议的答复》中提道,杭州市上城区推行“星级家长执照”,基于数字家长学校学习数据,对“父母持证上岗”进行了有效探索。计划2021年秋季学期开始,在浙江数字家长学校试行家长学习积分制,待时机成熟时在全省推行。这一消息迅速登上热搜,网友们围绕推行该制度是否有必要展开了争论。(7月13日 法治日报)
家庭教育作为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直接影响国民素质和社会进步程度。然而,如今的家庭教育质量堪忧。由于缺乏有效的指导和必要的监管,长期“自由发展”,许多家庭教育陷入了误区:履行学校教育的职能,荒废了自己的“责任田”;违背教育规律,常常拔苗助长,有些家长甚至背着孩子抢跑;教育方法简单粗暴,非打即骂。
为家长补上亲职教育课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如何开展乃至普及亲职教育,是课题,也是难题。提高家庭教育质量,不只是学校的责任,也是家庭和社会的责任,需要各方不断探索。相关部门已经作了不少尝试,也积累了一定经验,但仍未能与更多家庭达成默契。开展与普及亲职教育,要得到更多家庭的理解和支持。
无论是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推行的“星级家长执照”工程,还是四川省成都市成华区推出的“4C”家长培训制度,抑或是广东省中山市探索的“孩子要上学,家长先上课”模式,都只是开展与普及亲职教育的抓手。拿“执照”、获取结业证书等只是手段,其最终目的是激励家长持续学习的积极性,不断提升家庭教育的能力和质量。
只有明白推行“父母持证上岗”的真实意图,家长才不会把亲职教育当作负担,才能在不断学习中解决家庭教育难题,实现亲子共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