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媒体援引福建省教育厅印发的《关于做好职业院校专业建设发展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称,福建将对高职院校所设专业启用末位淘汰制,“连续两年初次毕业去向落实率处于末位10%的专业调减或停止招生”。
该通知明确提出,力争到2026年,每年优化调整职业院校10%左右专业布点,新设一批适应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专业,淘汰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专业。要求各高职院校应优先重点考虑增设本省产业新体系和“四大经济”(数字经济、海洋经济、绿色经济、文旅经济)相关专业,服务民生急需,积极增设家政、养老等社会需求强、人才缺口大的专业。
早在2011年,我国就出台相关规定,要求就业率连续两年低于60%的专业,需调减招生计划直至停招。自2021届毕业生起,教育部将“就业率”改为“毕业去向落实率”,其计算包含了毕业生的协议和合同就业率、创业率、灵活就业率和升学率。因此说,根据毕业去向落实情况决定专业生死,并不算是什么新规定。福建省教育部门则基于此,进一步建立毕业去向落实率末位淘汰制——即便这些专业的毕业去向落实率超过60%,但如果排在倒数10%,也将面临减招甚至停招。此举无疑将会增加高职院校教育管理的压力与动力。
用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决定专业生死,一直存在争议。有观点指出,不同高校的办学定位不同,不能用单一的毕业去向落实率指标评价专业质量。还有声音认为,把毕业去向落实情况与专业生死挂钩,有可能催生弄虚作假。怕就怕,最后不仅毕业去向落实情况失真,就业乃至专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也被掩盖了。
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将毕业去向落实率作为评价专业质量的重要指标,是合适的。因为高职院校的办学定位就是进行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办学。高职院校调整专业,自然也应该根据专业的就业情况来进行,根据专业培养人才的社会需求情况,调整专业设置,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而对于基于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进行的专业“末位淘汰”,则不妨多一些审慎。
除了真实性的问题外,另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是,一般来说,毕业生最初的去向落实情况,与其毕业半年、一年以及更长时期后的就业情况存在不小的差异。如果只关注学生初次毕业的去向落实情况,并将其作为“末位淘汰”的依据,势必会引导学校更多关注毕业那个时间节点的就业情况。而这种关注,也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对学生的培育方案。
这当然不是说毕业初期的去向落实不重要,而是意在指出,学生毕业后的中长期职业发展同样值得投以关注。了解雇主对毕业生能力和素质的评价,对学校推进办学改革和专业调整,同样具有重要意义。此外,在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和调整过程中,还需注重落实和扩大学校的自主权,允许学校充分结合本校的办学定位、办学条件来进行优化调整,由此更好促进办学质量提高,办出专业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