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冲刺,这份来自省教育考试院的名师备考建议请收好

来源: 兰州日报 浏览量: 10614

4月10日,甘肃省教育考试院邀请省内高中名师、专家,根据不同学科特点撰写了高考各科目复习策略,给考生提供复习方法,引导答题方向,讲解重点难点,帮助考生在备考中能够有的放矢,优化复习流程,进一步提升复习效率和质量。需要注意的是,此次备考建议,并未分理科、文科,说明我省高考改革不断深化。

【语文】:重点突破,提高能力

西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语文备课组长、高级教师 孙爱娟

孙老师表示,现阶段语文备考的总体思想是:查漏补缺,完善体系,重点突破,提高能力。论述类文本阅读始终遵循一个原则,即“要下判断,必有依据”;始终坚定一个信念,即“答案就在文章中”。

文学类文本阅读注重构建和完善文学类文本(小说、散文)必备知识体系。整理各类知识,将知识内化于心,构建知识体系,掌握专业术语。高考选文长度和命题难度都对学生的文本阅读能力提出更高要求,要改变重做题、轻阅读的习惯。所谓的“好不好”,主要指答案是否有逻辑性、准确性、流畅性。文言文阅读部分继续把对文言词语词义的积累作为一项常抓不懈的工作。在阅读到的每一道文言选段中找出5~10个字作为积累重点,逐步排查。古典诗歌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实体,有着不同于其他文体的独特的内容负荷和存在方式,是抒情主体内心情感意象化、符号化和韵律化的一种最特殊的语言表现形式。这决定了诗歌解读的第一步,必须从章句入手,舍此无法进入诗歌的感情世界和艺术境界。

孙老师表示,2022年高考语文学科命题特点:日常生活情境内容融入到高考试题中。高考试题的学科价值在于考查知识的“应用性”,用知识解决问题,正是命题的目的所在。命题选材起点很高,高屋建瓴,落点较低(关联教材知识)。区分题多从探究性,开放性,体现创新性出题。高考是最大的政治:命题必须反映国家意志,弘扬时代精神。学过的重点知识主干知识点都可能被考到。同一考点高考可以变换角度与变换题型再考。陌生中考熟悉,用陌生的问题情境考查熟悉的知识,大家都没见过、没做过的题目,老师也没讲过题目,这类问题能考查学生的能力,是考生的群体性“软肋”。

【数学】:耐心答题 规范准确 减少失误

西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数学备课组长、高级教师 张丽娇

复习中要回归课本,紧扣高中数学主干内容和重点知识,尤其是要重视概念、公式、法则、定理的形成、发展和应用过程,夯实基础,重视课本题目的引申,基础知识“既求全,又求联”,基本技能“不求巧,但求熟”,思维方法(数学基本思想)“不求深,但求悟”,基本能力(基本活动经验)“不求难,但求变”。二轮专题过关以高考数学解答题为参考分模块,考生反思梳理,自主学习,总结提炼各模块综合性问题,深化知识理解,形成应试技巧,达到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

2021年试题加大了数学开放和数学探究,举例开放,条件结论开放,研究问题方法开放,研究问题思维层次开放;若干条件组合成结论的充分条件;存在性问题;唯一性问题,一般都包含着“说明理由”的要求。此类试题灵活性强,体现了灵活多样的处理问题的能力,培养个性化思维,开阔视野,追求多角度看问题或克服片面性。训练应试技巧,进行查漏补缺,要特别重视答题技巧,一是针对选填题重视常规解法和技巧相结合,力求“快、稳、准”;对于解答题则需要规范解题格式,狠抓数学语言和书写规范,避免形如作文的行文模式,重视思维体现,做到详略得当,体现解题核心步骤,避免对而不全导致扣分,减少无谓失分;二是查漏补缺,及时发现不足,归纳总结。同时避免两个极端:用力过猛,天天考试以及从头再来,简单重复。

【英语】不打疲劳战,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西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英语备课组长 高级教师 李静

一定要尽可能多地关注重点单词的学习,尤其是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介词等常用词义用法的掌握,在日常学习中要善于积累,不断扩充自己的词汇量;对于名词和动词,要注意一词多义的掌握;对于动词,既要注意单个动词的词义的掌握,更要注意积累由某一动词所组成动词词组的各类意义的掌握。复习过程中,以词块为切入口,以语境和语篇为依托,从词汇输入到写作输出。语法填空及改错题目的语法考点涉及面很广,命题形式灵活多样,重点复习动词时态语态、非谓语动词、情态动词、定语从句、名词性从句、状语从句、强调句、倒装句及虚拟语气。同时关注小语法项目如代词等。建议每日练习一篇语法填空及改错,夯实语法基础。读懂、做透近5年的高考真题,因为高考真题的命题科学,考点考查具有代表性,可以起到举一反三的效果,以最终达到巩固复习、有效提升的目的。

高考试题聚焦能力考查。不仅考查逻辑推理能力。还考查创新能力和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目的是为引导中学要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为高校选拔基础扎实、具有创新潜质的学生。体现“五育并举”,指向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命题仍然围绕“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三大主题,特别是“人际关系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生活与学习”“做人与做事”“自然和生态”等。

【物理】:以考查考生的关键能力为主线

西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物理备课组长、高级教师 柳勤

柳老师表示,根据2021年高考试题突出物理学科的基础性,既注重对核心物理概念和规律的考查,又注重对核心探究过程、研究方法的考查的特点,展望2022年高考,物理试题仍依托“一核四层四翼”的高考评价体系理念,沿用以必备知识为载体、学科素养为导向、聚焦关键能力的多维度命题模型。试题将以核心价值为主线统领高考物理试卷,以体育、劳动、现代科技为背景创设物理情境,发挥物理学科的育人功能。在考查考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问题的同时,引导考生树立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引导考生增强体育健康意识和劳动体验。进一步深化物理考试内容改革,以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的物理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更加注重对核心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的考查,突出学科主干内容。试题虽然不追求知识的覆盖面,但在必考部分一定会以匀变速直线运动、牛顿运动定律、曲线运动、万有引力定律、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定律、动量定理、动量守恒定律、静电场、电路、磁场、电磁感应、交变电流等重要内容为主线,考查考生灵活运用力、能量、动量、场、电路的观念分析物理问题的能力与素养。以考查考生的关键能力(尤其是思维能力)为主线,进一步优化试题呈现方式,创新试题情境设计,增强试题的开放性和探究性。创新性地设置实验试题情境,全面考查考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总结近三年高考的实验题,预测2022年物理试题将进一步创新试题情境设置和设问方式,考查考生灵活地将教材中基本实验的实验原理、实验方法迁移到新的实验情境中,创造性地完成实验设计、数据处理、误差分析等能力。

【化学】:形成知识网络系统并强化记忆

西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化学备课组长、高级教师 王锴

王老师认为,一轮复习是逐个知识点的记忆,初步掌握知识结构;二轮复习是系统的知识网络的记忆,熟练掌握知识结构。一轮复习是会记;二轮复习是记熟。在系统把握整体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综合灵活运用知识的学科能力。一轮复习知识单项、跨度小、解题思路较为单一,能力要求:低中;二轮复习的知识多项,跨度大、解题思路多变,能力要求:中高。分析近五年高考试题,特别是2021年全国乙卷试题,明确考试方向,命题趋势。对于化学学科的命题原则和试题特点,教育部考试中心明确指出要突出学科核心价值,聚焦学科核心素养,充分发挥化学学科的特点,精选试题情境,创设呈现形式,优化设问方式,注重关键能力的考查。预计今年会继续延续去年的考试方向和模式。关注社会热点事件,可培养正确的价值观。了解重大科研成果,可增强文化和科技自信。高考特别注重关键能力的考查,突出思维品质,强化学科素养,如信息获取与加工能力,信息识别,加工整理能力是解决问题的基础,要求学生能辨识模型、图标、数据、材料等各类信息,迅速提取关键内容,并与所学知识整合,这是解题的关键节点。学生要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这几年高考试题不仅写出判断结果,还要求写出判断理由,更注重思维的严谨性,对学生思维逻辑性和语言的规范性有更高要求。

【生物】:梳理考前答题方法

西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级教师 白天惠

白老师表示,距离2022年高考仅剩2个月,高三师生也进入到复习的最关键阶段。利用最后2个月的时间,在进一步把握高考命题趋势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做好复习,梳理考前答题方法,调整好考试心态,是备考的关键所在。随着新课改的推进,生物学科高考命题的趋势也发生了一些变化,重点部分的内容需要大家关注,并在最后的复习备考过程中不断强化,让学生能够夯实基础的同时突破重点。近年高考中,情景类试题所占比例明显加大。通过创设真实情境可考查考生对所学生物学概念的理解程度,也可考查考生运用概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些都是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体现。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高考命题素材充分体现“源于教材,高于教材,贴近生活”的特点,因此近年来生物试题注重考查考生的知识、能力和素养,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引导考生关注生物学科知识在日常生活、生产实践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应用。纵观近几年全国卷的生物试题,我们会发现不仅有直接将教材中原话呈现在试题中进行考查的,还有将教材中的“问题探讨”“思考与讨论”“插图”“旁栏思考题”“资料分析”“课后练习题”等相关内容呈现在试题中进行考查的,且有逐年加大趋势。近年高考对于实验的考查一直在创新,选择题部分给出实验结果曲线图,让考生针对实验进行相关分析,而非选择题部分,从2017年全国卷Ⅰ第29题探究新病毒的类型,到2018年全国卷Ⅱ第32题涉及筛选产蛋能力强的家禽,再到2019年和2020年全国卷,考查形式越来越灵活,对考生的实验探究能力要求越来越高。

公服平台

关注微信公众号,获取更多最新消息

甘肃教育在线

甘肃教育在线

甘肃微教育

甘肃微教育

甘肃微就业

甘肃微就业

甘肃校企合作

甘肃校企合作

甘肃职业技术教育

甘肃职业技术教育

技能甘肃

技能甘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