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什么与手机“争”孩子?

来源: 人民教育 浏览量: 6968
近日,河南一所学校组织学生集体砸手机的视频在网络上热传,同样传播很广的还有很多家长砸手机的视频,这些都引起了大家的热议。这几年,学生沉迷手机已经成了一个难治的“顽疾”,砸手机这种教育方式值得商榷,但却真实地表达了这些家长、教师既愤恨又无可奈何的焦急情绪。

我的班上也有同样的情况,尤其在疫情结束后,返回学校上课,有十几个学生的课本上干净如初,笔记本更是空白一片,经询问得知,几个月的网课他们基本没上,却让他们与手机游戏成了“知音”,染上了“手机瘾”。不过,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班上的另一些学生却能把手机只当作一种学习用品。同一个班级,为什么差别这么大,根源何在?

我所教班级的学生大多是留守孩子,父母外出打工,他们跟着爷爷奶奶或姥爷姥姥生活,而这些隔代亲人要么只管孩子的吃喝穿戴,别的一概不管;要么想管却力不从心,只能由着孩子“疯长”。所以孩子从学校回到家,常常玩手机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长此以往,渐渐上瘾,积习难改。虽然疫情期间父母居留在家的不少,看到孩子沉迷于手机,也管过,也骂过,甚至还打过,但孩子依然“痴心不改”,与手机寸步不离。有的家长发狠要戒掉孩子的手机瘾,拔网线,收手机,沉迷过度的孩子轻则离家出走,重则跳楼轻生。笔者所在的县城有一个初中生日夜玩手机,父亲夺走其手机当面摔坏,结果那孩子反锁房间并纵火,幸亏消防员及时赶到。这些实例表明家长也监管过,可惜监管为时已晚,方式亦欠妥当。孩子何时开始接触手机,家长应该反思反思。幼儿园时代,孩子哭闹时,家长把手机扔给孩子,于是孩子破涕为笑,玩得不亦乐乎;小学时代,孩子烦恼时,部分家长依然用手机取悦孩子,于是孩子的烦恼烟消云散,只剩对手机的迷恋;中学时代,孩子对手机的痴情就像热恋中的情侣,一日不见如隔三秋,度时如年,视力和成绩断崖式下降。此时家长才心急如焚,暴跳如雷,想一招制“机”,一劳永逸,而他们忽略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的道理,所以孩子就会强烈抵抗,悲剧往往难以避免。

这就有了第一道防线的问题:家长的手机监管应该始于何时?我认为越早越好,从一开始就要引导孩子,限制他们玩手机的时间,用益智玩具、有趣绘本之类的实物转移孩子注意力,有时间就带着孩子走进大自然,徜徉在花草树木的怀抱里,倾听万籁之声,感受世界美好。我认识一位妈妈,孩子三岁时她在郊区租了三分地,春天领着孩子种下西红柿、黄瓜、花生,周末和孩子一起拔草、捉虫,感受劳动的过程,收获时节一起享受硕果累累的喜悦。这个孩子到后来,即使周边都是沉迷手机的孩子,他也有相当的自制力,手机光怪陆离的虚拟世界当然会对他有相当的吸引力,而这个孩子却形成了对真实世界中美好事物的习惯性依赖,这种依赖会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起作用。

接下来,就是第二道防线,家长要起到率先垂范的作用,要用自身的行为为孩子做一道“绝缘层”,禁止孩子玩手机,家长也不能玩。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家长要求孩子什么样子,自己先要成为什么样子。从我的不完全观察上看,班里那些沉迷在手机中的孩子往往有一对同样沉迷的父母。

第三道防线是学校的宣传。学校要经常举办关于手机上瘾危害的讲座,在各学科中渗透沉迷手机弊端的教育,班主任要通过各种方式进行教育,如可播放沉迷手机对青少年视网膜产生危害等相关视频,当然科任老师也责无旁贷。

说完了“防”,我想再谈两句“治”。对于那些已经沉迷了的学生怎么办?真的只有砸手机、威胁恫吓的手段吗?从实际效果看,学校制定一系列看似行之有效的硬性规定,彻底禁了手机,并不能完全让学生心甘情愿地回归正常的学习生活,一部分学生对手机依旧“藕断丝连”,没有了手机,学生在课堂上迷离茫然的眼神、心不在焉的神情暴露了他们被迫“人机分离”的颓废。一味地堵并不是办法,一旦孩子玩手机上瘾,绝不能一刀切,也不能一棍子打死。许琦敏在《当心“坏习惯”成瘾偷袭你的健康》一文中说:“对于孩子玩手机、玩游戏的问题,针对不同年龄段应该采取不同的疏导方式。”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物质成瘾科主任杜江医师建议,对于学龄前儿童,尽量以家长陪伴、实地游戏为主,替代不玩手机带来的“真空”;对于中小学生则可采取约定每天使用时间的方式,并对遵守约定的行为给予奖励。

而这背后,更重要的是如何让他们从精神低谷中走出来,点燃其朝气蓬勃、发愤图强的气势之火,让手机之外的真实世界更有吸引力才行。让孩子不玩手机,不能只是堵,还要用美好的现实生活与手机“争”孩子。

首先是课堂主阵地,我们各科教师都要精心备课,准备一堂堂色香味俱全的营养“大餐”,讲课时融会贯通、深入浅出,集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与学生时时互动,以他们为主体,调动他们“主演”的积极性,鼓励他们参与课堂的主动性,让他们与课堂融为一体,感受到汲取知识的快乐,这样他们这堂课就能忘掉手机,如果堂堂课都能同样精彩,久而久之,他们的关注点就不是手机了。

另一方面,这不玩手机的孩子有什么特点?他们都更自律、上进、有责任感、有担当,些特点来自哪里,我思考了一下,最重要的是他们有一个理想或目标,还有一种把远大理想或目标与现实生活结合在一起的能力,有自信:将来一定会有美好的前途。让所有孩子都变成对“手机瘾”免疫的孩子或许才是“治根儿”的良药,我们这些教师要帮孩子找到自己的理想或目标,帮他们把大目标化成可以不断实现的小任务。如何帮孩子确立属于他们的理想或目标,我们首先要帮他们认清自己,发现自己的特长,根据特长帮他们找到一个成长、成才的路径。一个人只要有了目标并且坚信自己能实现,就不会再浑浑噩噩地混日子,“有梦想谁都了不起”!一个人的自律是与他的自尊水平高度相关的,一个人的自尊并不一定是他现在的水平、地位有多高带给他的,而更与他的自信以及敢于追求的梦想相关。

近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中规定,中小学生“原则上不得将个人手机带入校园”。在教育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正确的家庭教育与完善的学校教育相互配合,才能找到治愈学生沉迷手机顽症的良药,才能化解手机沉迷问题。(李玉芳 作者单位系山东省单县第二中学)

公服平台

关注微信公众号,获取更多最新消息

甘肃教育在线

甘肃教育在线

甘肃微教育

甘肃微教育

甘肃微就业

甘肃微就业

甘肃校企合作

甘肃校企合作

甘肃职业技术教育

甘肃职业技术教育

技能甘肃

技能甘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