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过后,几家欢乐几家忧。考高分者,进重点高中,喜不自禁,心花怒放。而考低分者,则陷入选职业学校和私立高中的纠结之中,愁不胜愁。尽管职业学校免费,许多家长还是宁愿花费数十万元送孩子上私立高中。为何会这样呢?职业学校为何如此遭公众忌惮?它何错之有呢?
我总结了一下,有以下几点:一是对职业学校不了解,认为进职业学校就意味着进工厂;二是知道职业学校也可以升学,但认为其选择面太窄;三是认为职业学校环境太差;四是抱着“赌客”心理。
先说第一点。确实许多人还认为,进职业学校就完了,不能升学,只能进工厂。从职业学校这个名字上看的确是这样的,历史上的确曾经也是这样的。但至少在上个世纪九十年,这个局面就已经改变了。因为从那个时期就已经有专门针对职业学校的“对口升学”。许多职校生通过此圆了自己的大学梦。还有许多普高生把此作为圆大学梦的“跳板”。近年来,随着职教高考制度的建立,职校升学的路更宽了。因此,从机会而言,职校学生和普高差别不大。从另一些角度讲,职业学校还有独特的优势。比如技师学院不用高考,就可以享受某些本科待遇。因此,那种认为进职业学校就完了,是对职业学校的误解。
再说第二点。2021年教育部最新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包括19个专业大类,358个专业,几乎涵盖了社会职业的各个方面,应该说选择的余地还是很大的。公众之所以认为专业面窄,可能是与普通高中相比,定专业方向太早,担心限制孩子的发展。从孩子发展角度来看,这个顾虑是完全可以理解的。职业学校应该充分理解家长和学生的这种担心,建立合理的机制,使学生能够在选专业和转换专业上拥有一定的自由度,同时,提高对学生选专业指导的科学化水平,确保每个学生能够按照自己的先天禀赋,找到适合自己的专业。
关于第三点,职业学校生源多样化,这是一个事实。对职业学校学习环境差,最经典的描述就是“上课睡倒一大片”。这是不是事实呢?应该说是事实。但这种现象,并不仅仅发生在职业学校。在私立高中、普通高中,甚至在大学,同样存在。只不过职业学校更为典型,被放大化了。对此,职业学校自然需要加大教学改革力度,解决好最后一公里问题。但那可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我想要说的是,现在职业学校都会为升学学生单独编班。职业学校升学班的学风,应该和普通高中没多少差别。
关于第四点,许多家长的理论是,孩子在这样的年龄发育还不成熟,特别是男生,比女生发育晚,不能早早送进职业学校“被定型”。因此,为了不落后悔,他们愿意赌一下。特别是对于不差钱的家庭。在这里我要说的是,关于发育晚这件事,如果是在重点高中和普高的差距,还有些道理,但如果是在一般高中和私立高中的差距,除非是特殊情况,就没有多少道理。这说明孩子可能不适合难度太高的理论性功课的学习。如果还抱着赌客心理,就是天真,甚至是自欺欺人。我们得承认孩子先天禀赋差异的存在。之所以设计不同的学校类型,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为了适应孩子的不同先天禀赋。一个不擅长理论学习的孩子,可能动手能力很强,因此,职业学校可能就是他的舞台。相反,如果不顾这一点,硬送进普高,大概率是继续浑浑噩噩混三年,最后可能连“动手能力强”的天赋也给磨灭了。掏了高价上私立高中,最后仍然没有如愿以偿的家长和孩子的案例比比皆是。其结果是不但浪费了金钱,还给孩子成长增加了不必要的精神痛苦,并可能影响到孩子终生发展。而一些家长之所以会抱着赌客心理,说到底还是对教育和职业教育不了解,或者了解不深。
职业学校就是就业学校。这是精英教育时代的现象。公众之所以对职业学校心生恐惧,除了社会因素,例如学校之间为了竞争把职业学校污名化外,还有职教界自身的因素。长期以来,我们以德国职业教育为学习对象,但对德国职业教育的宣传可能存在美化和片面化,而这种美化和片面化反过来又会使公众认为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不能升学。其实,从人性而言,德国人和我们中国人毫无而致。德国大部分家庭也都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希望孩子能够上大学。和其它发达国家相比,德国相对来说是保守的,但德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也已经达到60%,比我国还高。双元制职业学校学生数一直是下降的,上个世纪70年代,可能占到60-70%,但今天大概只有30%左右。德国的职业学校也有全日制升学性质的,并不只是双元制。即便是双元制职业学校,也早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就开放了向上的升学通道。而且,在上个世纪70年代,德国政府曾试图合并“双元制”,即将部分时间制的职业学校改变为“全日制职业学校”。虽然这项改革没有完全实现,但却把职业学校的一年级变成了“全日制”,即职业教育基础年。
因此,若要免除公众对职业学校的担心和误解,职教界首先需要从精英时代的职教观中转变过来。职业学校早就不是单一的就业学校了,无论在德国,还是其他世界各国都是如此。
当然,仅仅向社会公众描绘一张升学大饼还是远远不够的。除了向公众客观介绍职业学校的功能外,职业学校要想赢得公众的信任,就必须练好内功,解决好教学改革的最后“一公里”问题。“同等重要”写进了职教法,但同等重要不是漂亮的空话。职业学校目前最需要兑现的就是基础建设达标问题,特别是对于基层职业学校而言。ZF应该兑现这个最低承诺。职教界上上下下应该把此作为努力的中心和重点。
如果能够解决这个问题,相信公众会逐渐回归到根据孩子的先天禀赋,理性选择学校类型的轨道上来。
到那个时候,那些不必要、甚至造成许多家庭财务负担的教育投资就可以避免。
更为重要的是,许多孩子的“成长悲剧”就不再会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