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教这十年:四项建设 四项改革 四大布局

来源: 中国青年报 浏览量: 4702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大力推动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成就。

四项建设为新时代职业教育发展筑基

(一)制度建设。国家陆续出台《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关于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的意见》《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等一系列重大政策措施,对职业教育法进行了全面修订并予颁布实施。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德技并修为育人标准、产教融合为发展路径、校企合作为办学模式、工学结合为教学特色、类型教育为基本定位的中国特色职业教育制度基本建立、话语体系基本形成。

(二)体系建设。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擘画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明确“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出“努力建设中国特色职业教育体系”等重要思路和要求。教育部等六部门编制并发布《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当今中国的职业教育体系,是一个服务人们职业发展的终身教育体系,实现了体系内部各教育层次纵向贯通;是一个对接科技发展趋势、匹配市场需求的多样化人才培养体系,实现了职业教育体系内部与外部横向融通。遍布城乡、星罗棋布的职业学校和培训机构编织起庞大的社会就业创业服务网,努力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三)质量建设。国家层面发布《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职业院校管理水平提升行动计划(2015—2018年)》《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等,切实把职教发展引导到注重内涵与质量建设上来,进一步巩固教学核心地位。启动“中国特色高水平职业院校和专业建设计划”,197所高职、253个专业群列入首批“双高”项目;加强职业教育教材建设,314本职业教育教材获评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占全部优秀教材奖的1/3;进一步完善教学标准等职业教育标准体系,启动新一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健全教育质量评价制度,突出就业导向,创新了行业组织、企业和社会组织参与的评价机制。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保持高位,中职、高职毕业生就业率分别超过95%和90%,专业对口就业率稳定在70%以上。

(四)队伍建设。以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为指导,有关部门出台了《深化新时代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实施方案》《全国职业院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方案》《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形成了“国家示范引领、省级统筹实施、市县联动保障、校本特色研修”的四级培训体系,建立了102家全国职业教师企业实践基地。全国职业学校专任教师规模从2012年的111万人,增加到2021年的129万人,增幅达到17%,专业课教师中“双师型”教师占比超过55%,教师能力素质得以全面加强。

四项改革为新时代职业教育注入活力

(一)育人方式改革,回答如何培养好人才的问题。坚持立德树人,推进思想政治教育与技术技能培养融合统一,提高受教育者的职业道德、技术技能水平和就业质量;坚持校企合作,推进校企双元育人、订单培养,实施中国特色学徒制;坚持工学结合,促进各种育人资源形成合力,用好“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机制;坚持强化能力,推进专业对接产业链、创新链,深化“三教改革”、建好实践教学体系;坚持因材施教,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行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和弹性学习制度;坚持类型特色,推进“学历证书+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改革,健全教育评价。

(二)办学模式改革,回答如何办好学校的问题。“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本质特征,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基本形式,没有行业企业参与办不好职业教育”成为广泛共识和办学模式改革的起点。要求职业学校主动面向产业需求、锚定服务领域、针对职业特点,采用共建产业学院、企业学院、职教集团、技术技能平台、技术转移机构和大学科技园、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以及“引校进企”“引企驻校”“校企一体”等多种形式,建设校企命运共同体。鼓励上市公司、行业龙头企业举办职业教育,鼓励企业深度参与职业教育,鼓励职业学校与社会资本合作共建共管共享职业教育基础设施、实训基地。职业院校办学模式路径、体制机制不拘一格,体现职业教育“服务”的宗旨、“融合”的本质、“合作”的必然、“职业”的特点,增强办学活力。

(三)管理体制改革,回答如何有效管理的问题。确立了“由政府举办为主向政府统筹管理、社会多元办学的格局转变”的改革方向,健全了政府统筹协调、产教深度融合、社会多方支持的制度体系和政策框架。加强政府统筹,在国务院职业教育工作协调机制下,明确各部门职责,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实行职业教育分级管理、地方为主的管理体制,创新省部共建创新发展高地等政策举措,加强对省级政府职业教育工作的督导考核;处理好政府与社会、市场、学校的关系,按照“放管服”改革要求,发挥行业指导、校企合作、社会参与的作用,创新体制机制、完善治理结构、落实办学自主权。

(四)保障机制改革,回答如何可持续发展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对职业教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加大制度创新、政策供给、投入力度,弘扬工匠精神,提高技术技能人才社会地位。新职业教育法为办好新时代职业教育提供了法律保障。突出表现在,发展职业教育“入规划”,各级政府将发展职业教育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加大人力资本投入,完善多元投入机制;选择职业教育“路畅通”,建立纵向贯通、横向融通的教育路径,就业有优势、升学有通道,在就业、落户、参加招聘、职称评审、晋升等方面与普通学校毕业生享受同等待遇;拥有一技之长“受尊重”,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成为时代风尚,职业技能竞赛等活动为技术技能人才提供展示技能、切磋技艺的平台,将符合条件的高水平技术技能人才纳入高层次人才计划,加大薪酬激励力度,切实提高社会地位。

四大布局为新时代职业教育开辟未来

(一)建设技能社会。2021年全国职业教育大会首次提出建设技能型社会,新职业教育法将建设技能型社会作为发展职业教育的主要任务,《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更是明确了2035年技能型社会基本建成的目标。建设技能型社会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要求,是我国应对科技革命、产业变革、人口转型的重要方略,也是世界人口大国加强人力资本建设、积累技能红利的重大举措。目前,我国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10.9年,比2010年增加了1.35年,其中职业教育功不可没。在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领域的新增劳动者中有70%来自职业教育,中高职学校每年培养1000万左右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每年开展各类培训上亿人次,服务技能型社会建设的教育格局基本形成。今后在优化技能供给结构、提升农村人口技能水平、发展成年人技术技能、开发数字技能绿色技能未来技能上要补短板、强弱项,打造新优势。

(二)服务国家战略。恐怕没有哪一种教育能像职业教育这样直接与国家战略息息相关。2012年以来,国家有关部门两次大幅度调整专业目录,出台了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等专项规划,职业教育主动适应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变革的能力有所增强,在服务国家战略、带动就业创业、区域联动帮扶和东西部对口协作等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全员劳动生产率增长、经济结构更加优化、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等重大目标和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等重大战略,面对新战略新使命,职业教育前景广阔、大有可为。

(三)发展智慧教育。新职业教育法提出建设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进一步明确了职业教育面向人人、服务终身的性质。面对数以亿计的服务对象,使数字赋能职业教育、发展智慧职教势在必行。10年来,国家有关部门大力推动职业教育信息化和教学现代化,不断拓展教育空间,奠定了数字转型的坚实基础。2022年4月,国家职业教育智慧教育平台正式上线,覆盖19个大类,汇聚了660余个专业教学资源库,1000余门在线精品课和2000余门视频公开课,420余万条视频、图片、文档等颗粒化资源,为全民学习提供充足的数字资源,智慧职教总体布局初步形成。深入实施智慧教育行动,还需丰富网络学习资源,创新教学方式,改进管理模式,加大投入力度,推动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与融合应用迈上新台阶。

(四)稳步走向国际。2021年,我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比重超过18%,10年间提高了6.7个百分点。发展壮大起来的民族企业越来越多地走出国门,迫切需要中国化、时代化的职业教育提供人才和技能支撑,中国企业与中国职教携手走向世界成为必然趋势。目前,适应国家外交战略和中国企业“走出去”,全国职业院校接收全日制来华留学生达到1.7万人,与23个国家和地区合作建成25个“鲁班工坊”,在4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中文+职业教育”特色项目,校企合作举办中国—赞比亚职业技术学院等,中国职教受到了世界的欢迎。日前我国还成功举办了首届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大会,为职教对外交流合作作出机制性安排,中国职教在国际舞台上展形象、塑品牌、竞风流的时代已经到来。

(作者孙善学系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副会长、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

公服平台

关注微信公众号,获取更多最新消息

甘肃教育在线

甘肃教育在线

甘肃微教育

甘肃微教育

甘肃微就业

甘肃微就业

甘肃校企合作

甘肃校企合作

甘肃职业技术教育

甘肃职业技术教育

技能甘肃

技能甘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