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两会,老师们关注这些问题!

来源: 教育家 浏览量: 8427

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将于2023年3月4日在北京召开,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于2023年3月5日在北京召开。

每年两会,都有许多教育界代表、委员们围绕教育热点难点话题,提出诸多建议。“两会”不仅仅是政协委员和人大代表履行职责与义务的舞台,也日益成为中国亿万民众参与听政论政的一个特殊平台,每年“两会”召开期间,民众通过网络等途径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互动,积极建言献策。

民之所望,施政所向。今年两会,老师们对教育有哪些建议,希望哪些教育议题被关注?《教育家》面向教师做了征集,多位教师为乡村教育建言,一起来听听老师们的心声。

01. 希望对到乡村任教的县城教师予以奖励政策
甘肃省平凉市  乡村教师

我是一个年龄50岁,教龄30年的乡村教师。30年中,有20年在县城小学工作,10年在乡村工作。1992年中师毕业后我在乡村小学工作了6年,孩子出生后,调入县城工作20年,期间所带班级人数都在60人左右,一直担任班主任和语文教学工作。

2019年,孩子考上大学后,本人自愿向教育局提出申请,到本县一个三类学区工作。刚来的时候,因为乡村学校师资短缺,我一个年近50岁的人,和刚参加工作的特岗教师一样的工作量:任一年级语文课教学兼班主任工作的同时,还担任三年级数学、科学、美术教学工作,一年级班队会及思品课教学工作,一周课表上的课在35节以上。

2021年应上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求,学校办起了农村营养餐加工点。应学校校长安排,我的工作调整为三年级语文课教学兼班主任,同时兼任加工点营养餐管理员工作。因为是开局工作,难度特别大:摆放机器、卫生清洁、工人培训、食材的验收入库、加工过程监管、食品分发、卫生洗消、食材出库费用的结算、资料整理归档……因压力大、工作超负荷,2022 年11月下旬我腰椎间盘严重突出,不能行走。发病前期我曾向学校校长和学区教委主任提出申请,希望选派一个年青人接手营养餐管理工作,但没有得到解决,直到我发病做了手术才停止该项工作。术后我只请了一个月病假,春季学期开学我就上班了。期间虽然身体诸多不适,但是应完成的工作我没有打任何折扣,教案的备写、学生电子作业的设计,基本都是趴在床上完成的,这个学年我的市级课题顺利通过验收,所带班级学生的成绩仍然名列全乡前茅。

下到乡村后,我认识了不少年龄和我相当的本地中等师范毕业的老教师,他们在家门口为乡村教育奉献了多年,得益于职称评审的好政策——《甘肃省县以下基层中小学教师系列高级职称评价条件标准》,本地满三十年教龄的教师都评上了乡村副高职称。而我也工作三十年了,为了乡村基层教育牺牲了健康,却只能和县城学校教师(和本学区那些二三十岁的校长、主任甚至教委主任)一起去竞争一个副高职称名额,我感觉希望真的很渺茫。希望各位代表能为像我一样自愿申请下乡村的老师发个声;希望省级职称制度制定者不要忽视、忘记我们这部分为乡村基础教育发热的人;希望各地教育部门能明确对自愿申请下乡村的县城教师的奖励政策,或者在职称评审中算作一个业绩条件,这样也有利于优秀人才流向乡村学校。

02.期待为乡村教师打开专业发展通道
衡阳市第一中学 蒋阳波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扎实推进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等重点工作。乡村振兴已经成为了国之要务。但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柱,乡村教育的现状却让人不容乐观。众多的乡村学校因为生源减少而逐渐被合并到中心校,乡村教师因为生源减少而逐渐过剩;优秀的教师不断往城市流动:县里往市里调,市里的往更繁华的城市调。优秀教师走了,剩下的教师在自我怀疑中,逐渐丧失了教育热情,看不到成长的希望。

乡村教师老龄化问题也越来越严重。东北师范大学中国农村教育发展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农村教育发展报告2020-2022》数据显示,全国55岁以上的教师占比,乡村为8.8%,镇区为4.5%,城区为3.3%,乡村高出城区5.5个百分点。在缺少新鲜血液的乡村教师队伍中,对教育政策敏感、能积极主动尝试新课程、新教学理念来进行教学改革的,微乎其微。他们以固化的教育理念管理着被网络实时资讯撩动的、缺少良好家庭氛围的乡村少年,这常常会导致乡村教师的无力感、挫败感。没有知识上的权威,没有受人敬仰的地位,乡村教师时常会怀疑自己的价值。这种怀疑和天然的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往往会形成激烈的自我冲突,而这种冲突往往会毁灭一个乡村教师对于教育理想的执着。

期待引导乡村教育为乡村振兴贡献持久动力,首要的是为乡村教师激活专业发展的动力,打开专业发展的通道,让他们看到希望,给他们支点,让他们在乡村教育中也能树立起自己的教育理想,并乐于付诸实践。

03.建议建立《新时代乡村学校艺术等薄弱学科兼职“种子”教师培养计划》制度
重庆市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教师进修学校 胡显强

进入新时代,我国全面脱贫,正推进共同富裕视域下乡村振兴建设。乡村振兴教育先行,教育振兴短板先补。乡村学校短板是师资问题,而艺术等薄弱学科师资不足是短板中的短板。

乡村学校艺术等薄弱学科教师结构性缺编。据2016年中国艺术教育促进会、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社会数据中心发布的《全国义务教育阶段美育师资状况分析报告》数据,全国美育教师至少缺四万。据了解,近年来区、县级行政区划内,除县城学校配备艺术专职教师外,乡镇学校无专职艺术教师。以重庆市彭水县美术教师为例,全县96所中小学,有51所学校没有美术专职教师,占比46.9%。

薄弱学科教师短缺,一是因编制问题“分不来”;二是因专业不对口“用不上”;三是因政策原因“留不住”。随着乡村学生人数逐年减少,意味着乡村小规模学校将成为常态,这些学校的艺术等薄弱学科教师因编制问题“分不来”会持续成为今后很长时间内的问题。

因此,建议由教育部建立《新时代乡村学校艺术等薄弱学科兼职“种子”教师培养计划》制度,着力破解乡村小规模学校艺术等薄弱学科教师因结构性缺编而导致的“分不来”“用不上”“留不住”难题。此前对此问题也在探索一些解决方式,但支教有时间限制,走教送教次数太少,这些方式虽对乡村学校艺术教育有一定促进作用,但系“输血”式支持,不解决根本问题。该制度有望实现从“输血”到“造血”转变,达到“用得上”“留得住”“做得好”目的。

对该制度的实施有如下想法:

实施学科:艺术、科学、劳动等薄弱学科。

遴选条件:以艺术学科为例,遴选所在乡村学校本地且愿意长期在此兼职艺术学科的非艺术专业中青年教师(不超40岁);或虽非本地但愿意长期在该地兼职艺术学科的非艺术专业中青年教师。热爱艺术学科或对艺术学科有兴趣且有相应知识和技能;愿意并乐意长期兼职艺术学科教学及工作;愿意参加艺术学科教研、培训;愿意抽时间继续学习艺术相关基础知识与技能。

开展培训:采取边工作边培训方式培训3年,内容主要是所兼任学科课程标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等。

政策保障:从培训教研、评职晋级、荣誉激励三方面给予政策保障,解决薄弱学科教师收入偏低、晋升无望,职业认同感、幸福感低等问题。

04.建议名优教师多点执教,提振薄弱学校
深圳市桂园中学 胡少明

城乡之间、城市之间、乡乡之间,基础教育布局不均衡,发展更不均衡,出现了名优学校和薄弱学校,助长了名优学校名优教师济济一堂、薄弱学校教师成长不起来的两极分化,而且不断恶性循环。2014年教育部等三部门颁布《关于推进县(区)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的意见》,规定教师不能长期在一所学校执教,到了一定年限必须轮岗流动。这样的刚性制度在理论上有助于实现教育均衡,实际上更有可能导致名优学校从此不再名优,薄弱学校可能短期有起色,“昙花一现”之后依然薄弱的情况出现,加上各种复杂因素的影响,轮岗制度执行阻力很大。

为了既可以帮扶薄弱学校,又不削弱名优学校,建议允许名优教师多点执教。

具体做法:

其一,名优教师实行资格证制度,只允许持有名优教师证的教师多点执教。规定名优教师必须到薄弱学校兼一定数量的课程;鼓励优秀教师到薄弱学校兼课,并将其作为名师评聘的必要条件。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建立名优教师人才库,控制流动范围,做到能流动、有流动、有最佳效果的流动。

其二,薄弱学校要根据自己学校薄弱学科师资提振的实际需要向教育局申请帮扶项目。教育行政部门批准项目的同时,给薄弱学校划拨专款,给名优教师异地执教以一定的课时津贴和出行补助。薄弱学科的教师要向来校执教的名优同行拜师学艺,建立稳定的师徒关系,做好中长期的进修计划。

其三,教育行政部门对名优教师多点执教制定考核办法,做好跟踪考核,既要评估在薄弱学校的提振绩效,也要做好在原单位的工作任务,确保名优教师多点执教这一做法能够行稳致远。

其四, 返聘65周岁以下退休的本地甚至是外地的名优教师,充实县级名优教师人才库,为外地名优教师提供适当的生活条件,鼓励他们到薄弱学校短期执教。经济发达地区的名优教师可能更具前沿理念,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全球视野,对薄弱学校的学生的成长有促进作用。

05.多措并举,提高乡村教育质量
沈阳师范大学 赵爽 

当前乡村教育问题的主要表现是:

其一,乡村教师非乡村化,教师对学校和乡村的归属感弱;多数教师住在城镇,工作地与生活地的差距影响教师的文化认同,也缺少弥合教师心灵认同感的机制。

其二,乡村儿童与城市儿童差距明显。与城市儿童相比,乡村儿童接受的养育和教育资源差,对乡村儿童的成长促进作用小,这一问题亟待关注。

其三,乡村学校缺乏活力,缺少创新精神和创新动力。乡村小学教师获得高级职称之后,没有工作激情,陷入倦怠状态。

其四,乡村校长一方面难以集中精力投入教育教学改革,另一方面部分乡村校长教育治理理念固守传统,治理能力欠缺,亟需提升。

其五,乡村教师队伍结构化问题突出。部分地区由于生源减少,导致教师过剩;部分地区音、体、美、科技等学科教师结构性缺编,招不来老师。

为此,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开展新一轮乡村教育调查,明确当前乡村教育生态问题的总体表现,重点关注乡村教育区别于城市的特殊性以及乡村间的区域性教育差异,为制定灵活富有针对性的乡村教育政策提供依据。

第二,要重点解决弱势学龄人口教育机会均等问题,避免教育助长马太效应。要从宽口径考虑“弱势群体”的含义和范围,将数字弱势群体、超常儿童、寄养儿童等都纳入到教育弱势群体中,并制定不同特殊群体专项教育政策。

第三,针对乡村儿童学习和学业质量可持续提升问题,将乡村学生学业成功作为各级政府教育政绩考核重要指标,推动省级政府制定乡村儿童学业质量提升中长期规划,进行综合治理。

第四,针对乡村教师队伍结构问题,推动省级政府出台解决政策。

第五,关注乡村学校文化建设。将乡村学校文化建设纳入到地方乡村振兴总体布局中,发挥乡村学校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

第六,激发乡村学校内部治理活力和能力,给予项目和资金支持,提高乡村教育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益。设立乡村校长领导力提升项目,开展专项培训,设立学校治理奖励性资金和乡村校长荣誉制度。

06.期待关注乡村学生艺术、科学素养培养
乡村及乡村学校由于资源欠缺,对学生的艺术、科学等方面的素养培养存在一些困难和挑战。

一是农村偏远学校艺术、科学专业师资匮乏,校外资源也不足。学生在学校得不到很好地教育,校外也缺少延伸课程的滋养和支撑,长此以往,学生的艺术素养、科学思维能力等重要核心素养缺失,难以实现全面发展和健康发展的目标。

二是囿于小升初、中考等考试的压力,乡村学校艺术类、科学类课程并未得到有效的实施,只在应对上级检查和某些需要公开亮相的场合偶尔“秀一秀”或“上一上”。

三是乡村教育资源未得到合理使用。如少年宫等公益场馆,很多时候成为了社区休闲娱乐的场所,并没有充分发挥培育少年的作用和价值。

07.建议禁止非寄宿制义务教育学校开设晚自习
甘肃省兰州市第五十四中学  徐生坛

自从国家在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全面推行课后延时服务以来,许多学校尤其是初中学校在正常开展下午课后延时服务的基础上,又进一步加码,推出了晚自习服务。这种现象应该引起有关部门的足够重视,并及时制止。理由如下:

首先,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组织学生上晚自习不利于“双减”的深入推进。上晚自习,延长了学生的在校时间,减少了学生自由活动、休闲的时间,对学生来说,本就是负担。另外,此前教育部为了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课业负担,保障中小学生有充足的睡眠时间,已专门发文规定:初中生每天的书面作业总量不能超过90分钟。以当前初中生的课业总量和学业难度来说,如果学校不组织晚自习,并且把下午的课后延时服务时间用在辅导学生完成家庭作业上,那么,初中生每天的家庭作业时间不超过90分钟是能够实现的;而如果学校在下午的课后延时服务正常开展的情况下再组织学生上晚自习,就会有新的矛盾产生:如果晚自习再组织学生写家庭作业,好像失去了开设晚自习的意义;如果组织学生复习以前的内容,那学生当天的家庭作业还没有完成怎么办?总不能让学生下晚自习回家后再写家庭作业吧?这样看来,学校组织学生集体上晚自习,无论其初衷如何,实际上都有可能加重学生的学业负担,挤占原应属于他们的自由休闲时间、睡眠时间,与“双减”的精神是不相符的。

其次,学校组织学生上晚自习会增加家庭开支,增加家长经济负担。此前已全面开展的课后延时服务已向家长收取了一定的费用,晚自习则是对课后延时服务的再延续,一旦开展,其收费标准与下午的课后延时服务相比只高不低。这样的话,与不开设晚自习的学校的学生比,其在课后延时服务方面支出的费用要高出许多,如果再算上学生自行在外解决晚餐的费用,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再次,学校组织学生上晚自习会让学生安全面临新的挑战。从目前已开展晚自习的学校的情况看,大多数学校的晚自习时长为2小时,学生结束晚自习的时间基本都在晚上9点左右。这种情况下,学生如果在下了晚自习后的回家途中发生点什么意外,责任应该由谁承担?

最后,学校开展晚自习会加重教师的工作负担。推行课后延时服务,许多地方虽然极力倡导有资质的第三方服务机构参与,但效果似乎并不尽如人意,很多学校的课后延时服务实际上最终还是由本校的一线教学人员承担,有些地方(学校)为了强力推进课后延时服务,甚至把教师参与课后延时服务的情况与职称评审直接挂钩,这就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一线教师的工作量,延长了教师的工作时间,如果再开设晚自习,那教师每天的工作时间过长,中老年教师的精力还能跟得上吗?更何况,教师也跟学生一样,面临着下晚自习后回家的安全问题。

综上所述,为巩固来之不易的“双减”成果,防止一些地方和学校借开设晚自习加重学生课业负担,有关部门应及时出台禁令,禁止在非寄宿制的义务教育学校开设晚自习,对于已经开设了晚自习的学校,应当立即叫停。

公服平台

关注微信公众号,获取更多最新消息

甘肃教育在线

甘肃教育在线

甘肃微教育

甘肃微教育

甘肃微就业

甘肃微就业

甘肃校企合作

甘肃校企合作

甘肃职业技术教育

甘肃职业技术教育

技能甘肃

技能甘肃